week9 [演講]國際數位產業固定價格銷售制度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淡江的邱炯友教授,因為大學時也上過他的課,知道邱教授的領域,所以原本以為老師要講的是跟出版相關的議題。沒想到是談fixed book price這麼新穎的議題,真是大開眼界。
演講題目的全名是:「國際數位產業固定價格銷售制度之發展與政策」,礙於標題字數限制做了刪減所以特別補充。


一般多無法提倡書籍須要有固定價格這種事,因為在現今這個自由市場的環境,很難去統一什麼東西,這會觸犯到公平交易法/反壟斷法/反托拉斯法等等這些法條。而英國竟然實施NBA(Net Book Agreement)有一百年之久,直到1997年才正式廢除,先不去談廢除這項法條的因素,我為英國能在一百多年前就想到這種事情感到不可思議!


老師演講時會從背景開始說起,讓我們理解整個架構與原因,我喜歡這樣子清清楚楚的說明。
一開始有說到,以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是不會贊成書籍固定價格這種事,東西當然是買便宜的好阿。但這種事情真是個兩面,如果書店不打折賣是否就無法生存下去?所以小書店是不可能競爭的過連鎖大書店?就像是《電子情書》中的SHOP AROUND THE CORNER對上FOX BOOKS一樣。


我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說到百貨業者會在年末(9-12月)時像約好了一樣接連著周年慶,消費者都會把一年份的錢砸在這個時候,因為受到鼓舞,百貨業者的周年慶玩得越來越兇,民眾也養成了預期心理,都會等到周年慶有打折時才會大肆採購,這直接影響了百貨業者其他11個月的營業率,也漸漸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圖書產業也是如此,網路書店的低價與方便促銷、大賣場的超便宜新書,在在衝擊到書店的生計,也對市場帶來影響。


所以老師提到,歐洲注意到了如何在不牴觸法律的情況下能夠達成fixed book price,就是要將圖書視為「文化商品」,fixed book price是一項文化政策。
雖然歐盟現在有一半國家是採用這項政策,另一半則否,而且有些國家則是原本實行又廢除,讓我覺得到頭來還是一直在打轉,總會有人受不了出來抗議,然後又取消,接著又有人覺得要重新實施,一直在循迴著。怎麼樣讓大家都能達成共識真的好難,都有各自的立場要站、各自的利益考量。


那麼,固定圖書產業界的價格到底是變高還是變低?既然固定了,那麼消費者就沒有講價的空間,這會讓消費者有被坑的感覺。而老師則說到有些技巧可以讓消費者對這項政策感到滿意,就是對圖書不抽5%的營業稅,省下的利潤可以回饋到市場價格,而書的平均價格變低則會讓消費者覺得是fixed book price的好處,增加信心。


最後同學們問到「圖書固定價格會不會導致消費者轉向電子書的懷抱」,還有「二手書對於固定價格的限制」這兩個問題我都覺得很有趣,尤其是前者,邱老師也說他現在也無法回答,值得我們去思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