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15 [演講]圖書資訊學教育的發展與前瞻

這次上課是最後一堂演講課,為我們這一學期的LIS課程做一個總結。
請到的是政大的楊美華教授,小蝶老師說他是個有名的才女,聽她演講之後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呢!
常常引經據典,演講開始前那個亞瑟王的故事我記得我以前有聽過。


演講的內容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L-school v.s I-school
因為這除了又呼應到剛上課時老師提到"有沒有自信"這個問題之外,還有媒介的擴大
從傳統的圖書館跳脫出來是不是一件好事?
演講過程中楊美華老師問大家認為課程要重"技術"還是"理論"?
這真是兩難的回答,當然最好的是技術與理論並重(我認為),但從各位同學們的回答來看很明顯就已經分成三群,各自都有各自的意見,以這樣的人數下去推算,就不難想像課程的安排為甚麼總是難以盡如人意。
有一次上昭珍館長的資訊組織課程時,館長跟我們提到這個問題,她說很多研究生畢業會反映所學與工作不符的狀況,很多人連採購都不太清楚怎麼運作,她還問我們說是不是要將我們的課程改為一般基礎的訓練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光沉浸在這些負面思考之中,自怨自艾是不會有幫助的
況且這樣一直反覆的辯論下去也不會完結,不如向前看,楊美華老師也提到了我們如何展望未來
1.各校做好"市場區隔",各有各的特色
2.擴大研究領域
3.以資訊為中心,廣納百川
4.傳承、落實
但目前LIS界,除了圖資背景之外,另一派就是資管資工背景的了
外國的圖資界有各種背景的人一起研究,彼此有自己的專精,所以國外的學科館員才會這麼落實
這是國內圖資界沒有辦法做到的部分,我看光是吸引別的科系來讀圖資就已經夠難的了,而且也與國情、文化十分有關係,國外非常重視圖書館,那我們呢?


最後,楊美華老師提到了「知識整形師」(Knowledge Stylist)這個名詞(我喜歡這個詞彙!)
期許我們能朝這個方向邁進!


(read more...)

week14 [Workshop]「人與資訊互動:方法與應用」專題研習營

這個禮拜一連三天我們參加了「人與資訊互動:方法與應用」專題研習營(Workshop on 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Methods and Applications),主講人是Raya Fidel教授。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參予全程英文的研習營,除了擔心自己的英文能力能不能搞懂之外,還多了一點點興奮。


Raya教授主要研究專長為資訊行為、知識組織及質性研究法,其提出的認知工作分析(CWA, Cognitive Work Analysis)研究法,在圖書資訊學領域受到相當矚目,也有多元廣泛的應用。
我們這次的Workshop分成三天三個場次,十分緊湊:
第一天(12/19)的主題是人資互動(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HII)
第二天(12/20)的主題是認知工作分析(Cognitive Work Analysis,CWA)
第三天(12/21)的主題是CWA的實證應用(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CWA)


先撇開這次的Workshop得到什麼知識不談,我發現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聽英文演講,抄的筆記也都會變成英文耶!很有趣的新發現。


第一天介紹了人資互動(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HII),小蝶老師說這是很新穎的議題,據說明年書才會出版,我們真是幸福!
Raya教授一開始便提到,收集資訊是為了做決定(information is for decision making, every step you think is making a decision.)
HII探討的領域有7大類:
1.information seeking
2.information evaluating(分為客觀判斷與主觀判斷,是一種相關性的概念,很難去說"yes"或是"no",只是不同的level)
3.information avoiding(有很多情況會想要避免知道資訊,例如健康資訊、資訊焦慮)
4.information use(是資訊尋求的outcome)
5.information representing(例如索引、摘要、tagging、clustering)
6.information filtering(例如SDI)
7.information giving(point of view on "helping")


接著說到資訊需求,人類的資訊需求都是有個目的、目標想要去達成。
中途分成好幾組進行workout,分析個案有甚麼資訊需求?資訊尋求的步驟為?資訊需求的形式?
討論的時候更能讓我們了解資訊需求各個階段所代表的意義。


最後發問問題的時候
問到HII與資訊行為這兩個領域的差異,Raya教授說,HII探討的東西比資訊行為還要廣泛,所以包含了資訊行為(HII > information behavior),而且HII關心的是"why they ask this question?"

-------------------------------------------------------------------------------------------------

第二天談到了認知工作分析(Cognitive Work Analysis,CWA)
是一種研究(描述)人類複雜的資訊行為,讓系統設計師能夠了解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CWA是一種概念式、有彈性的架構,不是一個model,可以用其他任何理論去套用。但這個理論不是用於個人,而是去評估一群人,而且是做相同事情的一群人。

一個完整的CWA圖長這個樣子:

Figure 1. The dimensions for analysis in Cognitive Work Analysis



而配合CWA研究人類複雜資訊行為的方法是Mean-End Analysis
分成五個方面,一層一層推演下來:
1.目標與限制(目標是所有的基本,限制是人為不可改變的因素)
2.首要做的事
3.功能(reach to goal)
4.過程(如何完成的過程)
5.資源(除了實體也要考慮非實體)
我們也分組應用了這個分析法做了個激烈的workout,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意見,感覺更有互動!很喜歡大家都一起參與的感覺!聽完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更釐清這個分析法我們不懂或誤解的層次在哪。

-------------------------------------------------------------------------------------------------

第三天談到了認知工作分析的實證應用
Raya教授舉了他為西雅圖政府做的「Fully Mobile City Government」計畫(簡稱mCity)。
利用一種Mobile MAXIMO當作科技,對象是下水道工程的工人、管理者,去探討他們的資訊使用行為,然後再用Mean-End Analysis去分析他們的行為。
因為經過昨天的理論介紹,所以今天套用Raya教授舉的實例就能夠聽得懂,也能夠理解。


這一連三天的Workshop讓我學了很多,不只是這個很新穎的知識,也見識到了國際化的交流(雖然排場不大),很佩服敢於表達的同學,畢竟英文的口說真的是我認為需要克服的地方,我還需要加強很多方面,期待未來還能再參與這種全程英文的研討會或是Workshop。
還有這次Workshop的主題與這學期上的資訊社會學有很多共通點,所以聽起來也比較能夠進入情況!


p.s:圖片來源於University of Washington-Center for Human-Information Interaction:CWA Portal


延伸閱讀:
CWA Portal


(read more...)

week13 [演講]新世代圖書館建築

這個禮拜非常高興能夠聽到圖書館建築的相關演講,老實說剛開學的時候就期待到現在了!
大學四年來除了修圖書館管理的時候有提過一些圖書館建築方面的資訊,好像只有台大圖資有專門開設「圖書館建築」這門課,實在是這個領域有建築背景的人太少了。
今天老師請到了印記聯合建築事務所李磊哲執行長來跟我們分享圖書館建築的例子。


執行長一開始便提到,新世代的圖書館設計理念是以「 人」為出發的中心思想,不再只是借還書的地方,由單獨安靜的學習環境擴展為「共同學習」的空間,鼓勵互動與對話,因為社交建構了知識(knowledge is socially constructed),且空間需要有「穿透性」,呈現流動又連續的空間體觀。


之後執行長舉了6個實際的例子,讓我們能更清楚的知道圖書館建築規劃的過程,不管從需求溝通、發想、創意、利用空間、動線規劃、載量分析、家具配置、顏色搭配、發揚原有優勢等等,每一步驟都需要精密的計算與規劃。
大家常說,想要害死一個人就讓他去讀建築系,哈哈哈。每次看到建築系的同學3-4天沒睡覺都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教育之下,他們看事情的觀點與我們真的差很多。


建築設計的原則基本上就是要「創造空間」(這是我的想法),怎麼樣利用固定的坪數創造出寬敞的感覺是一個很大的重點,就像我蠻喜歡看的一個日本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日本的頂尖建築專家們能夠將原本住宅進行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改造,你不得不佩服他們能夠如此有效的利用與規劃空間,而且,建築更也是一種美學的體現,除了是能夠遮風避雨的空間之外,好不好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看完執行長舉的幾個案例,我一直很想要問:「圖書館建築走向地標,是否已是個趨勢?」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外國圖書館,都已經把圖書館蓋得越來越不像圖書館了,反而是一種很「地標性」的新穎建築物,不單是內部空間的革新,外觀也是很大的改變!(執行長舉的台藝大圖書館也是很新穎的建築)
這樣新穎的建築是非常會吸引讀者上門的關鍵之一,所以圖書館建築該走出以前「就是放書地方」的框架,多一點富特色的設計感,讓人有想要待在裡面的感覺!


之前大學時有做過南京圖書館的介紹
→ 獨特的“凹”形建築體現了南京古城的新時代氣息,成為當地的新地標!中空部分5層是整個圖書館的大廳


至於外國圖書館就更不用說了,越蓋越漂亮,突然想到之前法國總理密特朗砸下大錢改建的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又稱密特朗國家圖書館
→ 直接設計成打開的書,成為超級有特色的新地標


台灣能夠做到嗎?
我聽過一句話說:每一棟建築都是那個建築師的孩子,建築師都該以他的孩子為傲,呵呵。


延伸閱讀:
南京圖書館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謝寶煖老師 圖書館建築blogger


(read more...)

week12 [研討會]09年CALISE獎助論文研討會

這一次我們參加了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舉辦的獎助論文研討會,在國圖簡報室展開。
其實上午的場次主題很有趣,可是因為時間的關係大部分人只參加了下午的場次。
聽了小蝶老師演講「英文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得到很多經驗談。


我一直覺得寫論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怕的是「根本不知道要寫什麼」
連一個主題都沒有該要怎麼開始?老師一開始先引用Michael Farady的話:
There are three necessary steps in useful research; the first to begin it, the second to end it and the third to publish it.
凡事必定要有個開頭,沒有開始,根本就是白搭。我覺得我現在就卡在"begin it"的地方。


接著老師又引用Daft,R.L的《Learning the craft of organizational research》文章,來說明寫作的技巧:
1.做研究不可以no surprise
2.做研究是說一個故事(storytelling)
3.設計一個研究要小而深(像寫詩不是寫小說)
4.做研究是活的(不是線性思考說我現在只能照順序寫到第幾章)
5.研究的一開始都是common sense
6.要先有過一手經驗(firsthand)
7.研究要有帶來新知識、貢獻與價值


接著老師又舉出各種形式的文章須要注意的地方,我們現在應該就要是朝著poster或conference paper努力吧。而在寫作之前,先想好你要傳達什麼訊息?有什麼新的貢獻?如何說服別人?
一開始寫作可以用列點式的方法把想到什麼事都記下來,之後在慢慢組織出文章。
writing真的是需要累積的,我認為寫blog會是一個發現文筆有沒有越來越精進的一個好方法。
因為我回頭在看我以前blog寫讀書心得的內容,跟後來寫的就有很大差別,組架構織會變得比較好一點。所以寫作真的是一門需要慢慢練習的功夫。


聽到連老師在投稿的過程中也是有挫折,但寫論文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耗費極大腦力的事啊!還是很可怕!
雖然現在我沒有想到要做什麼相關的研究,但是知道了大概的寫作架構之後好像有比較「解構一番」的感覺了,隨時注意生活中的事情,可能就會找到我想要研究的東西了吧?


之後又聽了三位得獎同學的得獎口是論文,發現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也必須說服別人你的研究。最重要的是tell WHY!
(read more...)

week11 [演講]A Review of LIS

此次演講題目的全名是:「A Review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 by temporal evolution」,因為礙於標題字數限制所以我擅自更改過,先在此特別補充說明。


而這堂課請到的演講者是淡大兼任教授的陳亞寧老師,因為我之前沒有選過陳亞寧老師的課 ,所以對他的演講是十分期待。
老師這此演講算是一個概括性的overview,首先從圖書館自動化的演進開始,再來講到數位典藏(IR)、不同機構與計畫的metadata應用,最後提到一點點web2.0與未來發展。


陳亞寧老師在演講的過程中,不時有提到本週weekly reading的內容,確實幫助我解惑不少。
還有在metadata這一個部份講解的特別仔細,雖然就像小蝶老師所說,我們大學四年之後,被問到「什麼是metadata?」好像也只會回應「data about data」。
metadata要描述三個層次,分別是內容、結構與關係,因為不同的機構會使用不同的metadata,很明顯的像是博物館界、檔案界與圖書館使用的就不一樣,而不統一用DC(Dublin Core)的原因是因為它太簡單了,無法完整的描述學術的脈絡,所以各機構就開始發展符合自己使用的metadata。
不同的數位典藏計畫要使用的metadata需要依據四項因子來決定:1.Domain 2.Data 3.Community 4.Function,其中影響最大的關鍵是Domain。


數位典藏算是一個基本的趨勢了,現在哪個機構沒有數位典藏好像就有點落伍的感覺,但問題是典藏了之後呢?下一步該怎麼做?不是把資料全部數位化丟上去就可以了,需要進行保存與維護,這時候Digital Preservation的議題就出現了。


最近我對Digital Preservation這個問題特別在意,因為上個禮拜家裡電腦無預警壞掉,所有存在電腦裡的資料一夕之間全部消失,這種心痛真不是普通可以說明的,我很後悔沒有適時的做保存與備份,多年的資料與心血就這樣付之一炬,經過這件事之後,我就特別小心翼翼的將僅剩的資料全部保存於各個不同的位置,感覺好像有點得了「害怕資料毀損症候群」,現在太依賴數位化就是會有這種下場,真的好可怕啊。
當然真正的Digital Preservation可絕不是單純的只是「另外存個備份」這麼簡單,陳亞寧老師說到,做這件事情所需要的背景十分複雜,要有數位典藏所有相關知識、IT架構的所有先備知識最後還要有檔案管理的知識才行。不過回歸到原點,就是要prevent permanent loss。


這堂演講讓我們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吸收了數位化與數位典藏的基本大觀,收穫良多。而且老師說,雖然現在我們看到有發展出很多套標準,但在眾多的metadata中選一個有興趣的來專研就可以了,不需要全部都研究,因為大致上基本的架構都會是差不多的。


(read more...)

week10 [演講]資訊社會學導論

這個禮拜的演講請到的是台大的林奇秀老師,跟我們介紹資訊社會學的概論
說到資訊社會學這個領域我是到研究所才接觸到的,剛好今天(禮拜三)早上就是上銘心老師的資訊社會學,所以比起毫無接觸過就聽演講還來的更能多一分理解與親切感。


這次難得的是沒有ppt的演講教學,還發講義給大家,不過老師有時候說太快,我要一邊理解又要一邊抄筆記真是有些難度呢!林老師舉的幾個SI的理論剛好最近剛都有讀到:ANT、SCOT與STIN。
整個演講過程中感覺得出來林奇秀老師是個很有自信的人,與同領域的銘心老師呈現截然不同的感覺,社會學家也有很多種類型,我覺得很有趣!


身為資訊社會學的始祖Rob Kling,認為需要用紮實的研究來了解科技是如何社會及文化塑型或是科技如何形塑社會文化。
the ways that IT shapes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relations or the ways social forces influence the use and design of IT

同一套科技在不同的場所實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因為環境、組織結構、組織文化、權力結構會跟科技產生互動,而這個互動當中,就是資訊社會學想要探討的事。小蝶老師說,這個學域(study field)的名稱比較應該是「資訊科技社會學」或是「社會取向的資訊學」(後面這個比較怪)因為就是社會學者在研究資訊的影響。不過命名也真是一種學問,像我們圖資也是,該怎麼改得更好一點呢?


由於下個禮拜是由我與其他兩位同學導讀STIN理論,所以當林老師在講解STIN的時候莫不聚精會神的理解,我覺得SI的理論有些複雜與難懂,不但分派廣、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論,但偏偏好像結果都是導向同一個東西:使用者研究。
我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亦或是有些以偏概全,但給我的感覺即是如此。


有一個論點我覺得很有趣,記憶特別深刻,就是SI會探討規範(regulation)、良心道德(normative)與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ve)這三方面,進而觀察出人類呈現出的某些行為,例如來學校上課、開車等等。老師說到圖資這個領域也漸漸從心理學走向社會學。但是我認為社會學也一種心理學,總而言之就是要了解與分析使用者的行為,讓科技與人類互動之後皆能達到更美好的一致性。而我們就是使用者與工程師之間最好的中介者與橋梁!


最後,林老師說的「micro phenomenon; macro debate」讓我受益良多!想要讓研究的東西能夠有價值,就是這樣了。

(read more...)

week9 [演講]國際數位產業固定價格銷售制度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淡江的邱炯友教授,因為大學時也上過他的課,知道邱教授的領域,所以原本以為老師要講的是跟出版相關的議題。沒想到是談fixed book price這麼新穎的議題,真是大開眼界。
演講題目的全名是:「國際數位產業固定價格銷售制度之發展與政策」,礙於標題字數限制做了刪減所以特別補充。


一般多無法提倡書籍須要有固定價格這種事,因為在現今這個自由市場的環境,很難去統一什麼東西,這會觸犯到公平交易法/反壟斷法/反托拉斯法等等這些法條。而英國竟然實施NBA(Net Book Agreement)有一百年之久,直到1997年才正式廢除,先不去談廢除這項法條的因素,我為英國能在一百多年前就想到這種事情感到不可思議!


老師演講時會從背景開始說起,讓我們理解整個架構與原因,我喜歡這樣子清清楚楚的說明。
一開始有說到,以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是不會贊成書籍固定價格這種事,東西當然是買便宜的好阿。但這種事情真是個兩面,如果書店不打折賣是否就無法生存下去?所以小書店是不可能競爭的過連鎖大書店?就像是《電子情書》中的SHOP AROUND THE CORNER對上FOX BOOKS一樣。


我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說到百貨業者會在年末(9-12月)時像約好了一樣接連著周年慶,消費者都會把一年份的錢砸在這個時候,因為受到鼓舞,百貨業者的周年慶玩得越來越兇,民眾也養成了預期心理,都會等到周年慶有打折時才會大肆採購,這直接影響了百貨業者其他11個月的營業率,也漸漸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圖書產業也是如此,網路書店的低價與方便促銷、大賣場的超便宜新書,在在衝擊到書店的生計,也對市場帶來影響。


所以老師提到,歐洲注意到了如何在不牴觸法律的情況下能夠達成fixed book price,就是要將圖書視為「文化商品」,fixed book price是一項文化政策。
雖然歐盟現在有一半國家是採用這項政策,另一半則否,而且有些國家則是原本實行又廢除,讓我覺得到頭來還是一直在打轉,總會有人受不了出來抗議,然後又取消,接著又有人覺得要重新實施,一直在循迴著。怎麼樣讓大家都能達成共識真的好難,都有各自的立場要站、各自的利益考量。


那麼,固定圖書產業界的價格到底是變高還是變低?既然固定了,那麼消費者就沒有講價的空間,這會讓消費者有被坑的感覺。而老師則說到有些技巧可以讓消費者對這項政策感到滿意,就是對圖書不抽5%的營業稅,省下的利潤可以回饋到市場價格,而書的平均價格變低則會讓消費者覺得是fixed book price的好處,增加信心。


最後同學們問到「圖書固定價格會不會導致消費者轉向電子書的懷抱」,還有「二手書對於固定價格的限制」這兩個問題我都覺得很有趣,尤其是前者,邱老師也說他現在也無法回答,值得我們去思考!


(read more...)

week7 [演講]認知與設計

這禮拜非常特別的請到了不是「本科系」背景的蔡志浩教授來演講
蔡老師是高醫大心理系,有了這專業背景的老師來演講,讓我在開講前就興奮、期待不已。
其實我對心理學一直有興趣,但這門學問不但要有專業的知識背景(需要接觸到醫學範圍),還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練習(觀察人群),所以真要想好好研究必先下足功夫。


蔡老師主要研究領域是認知心理學,與我們強調使用者互動、人機介面這一部分有很大的關聯。
我常覺得,圖書館OPAC、資料庫這麼難用一定是因為我們沒有了解使用者的搜尋習慣 ,
可是我們自己也是「使用者」阿,為什麼會與他們有這些認知差異呢?這話題好像又繞回到之前提到的「共同知識」裡,但這的確是目前一直都有的問題。


這次的演講十分流暢,感覺得出來蔡教授是個很常做大型演講的老師
簡報做得好棒喔、有點淡淡高橋流的影子在裡面,而且老師非常清楚他每一張簡報的內容,除此之外他簡報的內容時常更新,很多他舉的例子都是當下、當天所發生的事,更讓人覺得他對於演講的用心。


我覺得這場演講讓我體會到很多平常生活中的設計都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一切都要從「洞察」開始。
洞察是藉由觀察並配合適當的知識來分析心理,所謂「缺乏知識的觀察是盲目的;缺乏觀察的知識是空洞的」
認知心理學應用最明顯的就是工業設計了,老師提到,創新有全創新與漸進式解決問題的創新,我想到那些工業設計常得獎的作品都是注意到生活用品中的一些小缺失進而改善它,每次大家都會佩服設計者的創意,殊不知這就是「洞察」的發揮,因為設計者注意到了,所以他去改善,這麼簡單的一個想法就造成很有影響力的結果。
例如

「P'sof Cake蛋糕刀」/實踐大學工業設計所吳東治

就是一個我很喜歡的產品
第一次聽到這個設計真的是對這設計者佩服得五體投地阿,他一定也是受夠切蛋糕的麻煩了
別人沒有注意到的事情而他注意到了,這就是一種創新!
所以我們在強調使用者行為的時候,是不是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小小的「創新」?
與其每次大幅度的更改介面設計,不如傾聽使用者的意見慢慢的做改善,成效一定比較大。
沒有人喜歡常常學習新的介面使用,蔡教授也提到人類的短期記憶容量是7+2,許多產品設計不良是因為使用者認為記憶負荷太大。圖書館的介面、資料庫又不是必要性的網頁,使用者還要記得怎麼去使用它還真是累人啊。


蔡教授的部落格裡有很多有趣的文章,一看之下發現有更多精采的內容 ,
像是「手機鈴聲心理學」、髮禁與心理的問題等等。
這場演講學到很多、也想到很多平常我們忽略掉的事情,改天也來觀察一下人群好了!


延伸閱讀:
Taiwan 2.0
蛋糕刀、鋼片筷 生活中找驚奇
(read more...)

week6 [演講]使用者行為研究方法101

這一次請到的是淡江的賴玲玲老師
由於主題是資訊行為,在大學時期就因為修過玲玲老師的每一堂課而有許多基礎的認識,而資訊行為的研究也讓我對LIS這領域有了興趣。但老師們說到幾點讓我思索了一下:這個學門是許多企業應用的基本方法,那使用者行為研究到底研究導向還是企業導向的學門呢?等到使用者行為研究已經變成一種common sense之後,還需要去學習它嗎?


老師提到使用者行為研究的方法有四大類:
1.介入性與非介入性(Obtrusive and Unobtrusive)
2.量化與質化(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3.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
4.民族誌(Ethnography)


老師清楚簡單的介紹了每一個研究方法,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的去實做過這些攝影、問卷、面談、訪談日誌、實驗法、焦點團體等方法,所以只是知道如何執行,並不十分清楚執行時會遇到的困難(但應該不難想像),任何研究方法都有缺點,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將缺點將到最小。其中老師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方法是:有聲式思考法(或譯:放聲思考法think aloud),但因為這個方法與美國的社會性有極大差異,所以國內幾乎很少成功,我想很愛碎碎念的人是不是可以做到?


接著老師提到了民族誌這部分,民族誌又分成幾種型式:
1.傳統民族誌-為學術導向。
2.快速民族誌(rapid ethnography/business ethnography)-為產品導向。
3.網路民族誌(Netnography)-為一種進入網路世界的田野調查。


說到這個主題就不得不提我們之前大學時期上玲玲老師的課時,就有被老師assign網路民族誌的報告,所以我們曾經實際用過民族誌這個實驗法。
當時我們各組要選擇一個科學/科技的主題(或科目)進行民族誌訪查,除了要去該科目的課程實地旁聽記錄之外,還要加入許多與這個科目有關的國內外網路社群,並藉由這份作業學到了listerv這個社群媒介。


在這份報告之中,可以親身的去發現和我們文組這麼不相關領域的人所討論的議題、關注的事務、使用介面、討論的方法、使用率、教室設計、內容等等現象的差異,也因為透過這份作業,我們才知道「原來理工科的人是這樣子。」所以印象更為深刻,平常認為「他們是怎麼樣子?」都可以透過這樣的觀察去得到答案,我認為這就是使用者行為研究的魅力所在!一開始覺得這份作業很麻煩,但做完之後現在再回頭去看就會發現很有趣。


今天因為是母校的老師來演講,所以聽起來格外親切。而且使用者行為研究是可以激發創意性的領域,所以我們都要有顆探索的心,感覺很像偵探,要敏銳的去觀察任何事物。
我想,使用者行為研究最終在意的是:觀察到了某種現象,而其後進行改善與研發。果然很符合業界的目標!

(read more...)

week5 [演講]建構描述性後設資料之理論框架

這禮拜的課程請到了同樣是台大的教授藍文欽老師演講,
而本次主題談到的是資訊組織
在聽這堂演講之前我有先去查過藍教授的資料,發現他擅長的領域範圍很有趣,上至古代先輩們歷史結晶的中國目錄學 ,下至目前科技化的資訊組織、Metadata ,可以說是非常連貫的系統架構,自古至今的資訊組織演變。


藍老師跟我們分享的內容是要我們跳脫出技術面,思索後設資料的理論、資訊組織的價值與另一面。
現在Metadata的標準何其多,很多都是應著各個機構的需求而被訂定出來,小蝶老師給我們看得課前閱讀也有提到。而訂定這些Metadata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原因與理論須要思索呢?


一開始老師舉了很多看似不相關的定理,例如經濟學的「李嘉圖恆等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但實則啟發了老師許多的思考:李嘉圖恆等定理對資訊組織或資訊檢索有無啟發作用呢?既然是恆等,所以如果館員多做一點,user是不是就可以少做一點?


我認為老師這次的演講每段投影片提到的幾段引文都讓我十分有共鳴
為什麼需要理論?老師引用了Norman Blaikie的一段話: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rovides a way of looking at the social world....can be described and explained.
因為理論幫助我們know why,not just know how,讓我們能認識它解釋它,這又讓我想到第一堂課時小蝶老師說LIS這個領域的理論不足,所以若是有足夠深根的理論,就不會只有依實務需求而發展應用面。


還引用了Jesse H. Shera的一段話:
A bibliography is a mechanical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
說明書目是一種被動式溝通,接受者想要用時才會去用,使用者有沒有用,館員根本不知道,這又讓我與老師之後提到的「共同知識」(Common Knowledge)有了聯想。館員以為使用者有這些知識,但其實沒有!就讓我想到為什麼我們的教育知識會跟實際的使用者有許多落差?就像上課同學提問的一樣,我們去書店買書的時候使用者往往會找不到自己要買書的正確分類,但店員卻很清楚,因為他們自己很明白是怎麼分的。結論就是:我們自己很懂,但他們不懂!


老師也提到Ranganathan早就提出了資訊組織的4個原則:
1.公正不帶任何色彩
2.簡約
3.符合讀者需求
4.地區變化特性(因地制宜)

還有Marcia J. Bates提出的普遍資訊檢索行為原則:
1.最小努力原則
2.以他人的資訊尋求為主
3.資訊行為受重要他人影響
乃至「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都非常值得省思。總覺得這堂課是大師級的對話,我們從這麼多學者提出的理論之中來反思,對於閱讀不夠廣不夠深的我來說,常常都是直接反應。這個禮拜的演講收穫良多,老師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理論與各種論點讓我們思考。


延伸閱讀:
《亂是一種新商機:數位行為改寫的消費習慣》


(read more...)

week4 [演講]資訊計量研究

這禮拜的課程請到了台大的黃慕萱教授來演講
主要是跟我們介紹及分享科學計量學研究(Scientometrics)。
圖資界一直有一門書目計量學(Biliometrics)的研究,應該用資訊計量學(Informatrics)來取代,範圍會比較廣。但這些也都只是名稱的問題。


老師分享了一些目前他手上的評比研究,其中最引起大家共鳴的是「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評比」,其實世界大學的評比最早是由上海交大開始進行。這說明了地球村的觀念,大家不再只是國內的競爭,而是將目光放眼世界。


上海交大於2003年做了一個「世界大學學術評比」,而泰晤士報則於2005年開始做了「世界大學評比」,不過依結果可明顯的看出,泰晤士報所做的評比顯然非常有人為因素影響。
這兩者的評比皆有其偏重方向,上海交大偏重數據統計;而泰晤士報則重同儕審查。
老師的「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評比」重視短期指標、citation還有考量規模,而且依學科分6大類評比,還利用了h指數(h index)。


本來一邊聽老師說一邊搞不太懂h指數的我,回家查了定義及詢問老師終於瞭解了。只能說計量學這一個領域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以前大學時也沒有上過類似課程,所以有時都聽得一頭霧水,不過聽完整個演講之後覺得計量學也很有意思,但我想每天要對著龐大的資料及數據統計打轉,還是有點恐怖。雖然老師有提到其實最厲害的地方是權威控制,權威檔可是很值錢的,這又不禁佩服起圖資人的專業!


老師說,他認為排名是「Quick-and-dirty」的事情,其實真的是如此,雖然殘酷,但卻是一種帳面上的證據!我們能夠從排名,馬上了解與解讀各種資訊,但排名的背後卻可能有很多因素影響。
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把尺,大概都知道什麼學校會排名在哪些位置,而當評比結果與期待有落差的時候,就會有質疑的聲浪,就像泰晤士報所發表的結果一樣。


今天的演講,收穫很多,也接觸到之前從來沒接觸過的領域,學到了新東西。
我覺得,評鑑這一回事,真是門學問,搞的每個學校競爭激烈。
(read more...)

week3 資訊檢索

這個禮拜介紹的是資訊檢索,也就是IR (information retrieval)
現在很多人聽到IR都會想到機構典藏(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但是很奇怪的我不太會,可能是因為之前大學上過資訊檢索這堂課,所以IR叫習慣了。


一開始老師介紹了一部我以前很喜歡的科幻片「A.I.人工智慧」
在還沒撥放片子之前,老師問大家哪一個片段讓我們想到IR?
我當下就想到「find the blue fairy」那一段!而那一段剛好也是我很喜歡的片段之一,所以我記憶很深。


我想只要是圖資人士看到這一段都能會心一笑,除了分類、目錄還提到布林邏輯
未來的搜尋引擎真的有可能演進成像片中的萬能博士那樣嗎?
我想是有可能的,畢竟視覺化的目錄一直在研發,未來的檢索系統能全面影像化呈現也不是問題。但重點是在使用者查詢過程中,所找的資料是不是他「真正」需要的,這才是看到這個片段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老師說:檢索是「自己」找到的,不是搜尋引擎本身可以做到的,因為系統並不了解你心裡想要找的東西
所以我們要找到對的資料,就必須學會下正確的關鍵字,這可能需要經過一些訓練或練習,來增進資訊素養與技能。



Seven Ages of IR/ M.Lesk,1996這篇文獻中提到資訊檢索的7段歲月,我覺得很有趣,而且分析的直接了當、簡明扼要,作者並語出驚人的說到IR將在2010年退休,到時是否真會如此?今年是2009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1. childhood (1945-1955)
    2. The Schoolboy (1960s)
    3. Adulthood (1970s)
    4. Maturity (1980s)
    5. Mid-Life Crisis (1990s)
    6. Fulfillment (2000s)
    7. Retirement (2010)

接著老師提到圖書館員未來的路可以成為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這一番話我在以前大學上「知識管理」這堂課時的老師也有提到,大家討論到專業圖書館員可以轉化成類似顧問的角色,長期駐紮在一個project裡成為team member,變成「賺錢」的型態(有點像業務員)。
那時老師說台灣目前她只聽到好像MIC(資訊市場情報中心)有這種plan,不知道目前進展的如何。
我想,SEO是個能充分發揮LIS專業的一條路!


註:
Seven Ages of IR


(read more...)

我心中的LIS概念圖

接續著week2的心得,這篇專門解釋一下我畫的圖書資訊學概念圖
為了畫這張圖,還打開了不是很熟悉的photoshop來用...





我最簡單想到的圖書資訊學就是圖上看到的這三塊--
人、書、電腦
所以我將一些學科依照這三個領域分類:
1.研究與人相關、
2.研究與書相關、
3.研究與電腦科技相關。


而目前的圖書資訊基本上都已經自動化、數位化,
所以我將電腦放在最外面,人與書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電腦的影響。


至於圖書資訊學這個標籤放在書上面,是因為圖書資訊學的根本是從「書」開始的。



(read more...)

week2 圖書資訊學之演進與意涵

這個禮拜介紹的是圖書資訊學的演進
小蝶老師開宗明義的就說了--要對自己有信心


只要被問到科系的問題
一定很多人接著會說:「那圖資是在幹什麼的?」(我覺得他們內心已經是認為就是圖書館員)
我每次都懶得解釋,所以如果碰到別人問我科系,我都直接回答我是學「資訊」的。
這當中有沒有一點羞恥心作祟呢?
聽完小蝶老師上課之後,我決定要拿出信心!有信心就不覺得丟臉。



圖書館的功能慢慢的在改變
從買書、建築的要求就可以看出,圖書館漸漸的以吸引使用者來圖書館為導向開始想圖書館的發展,越是漂亮的硬體(圖書館建築)越能夠吸引讀者上門
我認為這方面很有趣,圖書館建築這一部分目前可能還需要與建築系一起配合,好像還沒有專業背景的學者,什麼時候這一塊我們也可以自己來研究呢?


圖資學的疑慮有三點:
1.缺乏理論,經驗知識居多--沒有深根的理論學
2.板塊式的知識構成--不是階層式一樣有組織的
3.依工作業務發展出的知識--碰到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認為缺乏理論真的是有點糟糕的地方,我們這一門學問真的沒有一個「最基底」的理論,從各個學校在大一時教授圖書資訊學導論時用的課本不一就見分曉了,所以我們才會那麼容易搖擺不定。大概只有背圖書館五律的時候最一致了呵呵
不過我還是覺得我們的這門學問很了不起,經過幾百年來的演進,圖資學已經跟以前很不一樣了,與時並進的學問是不會消失的。期許未來這門學問能夠默默的帶給人類更多福祉!


還有一點,科系名稱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改個名字就會吸引人,可見文字的魅力何其重大啊
圖資改為資圖沒有讓招生人數變多,但男女比例卻有差距,一問之下很多男生就是被放在前頭的「資訊」騙進來的,由此發現男女在閱讀文字時的理解度與完整度真的有些差異呢。


註:
5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Ranganathan, 1931

  • Books Are for Use

  • Every Reader His Book

  • Every Book its Reader

  • Save the Time for the Reader

  •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



  • (read more...)

    [閱讀知能與閱讀指導系列講座]閱讀與學習

    今天下午陪曉婷參加了師大圖書館舉辦的一連串閱讀相關講座
    這是第一場,總共有五場。
    來的人數不算少,還有許多別校師生一同共襄盛舉
    本來題目是"閱讀的樂趣",但後來改成"閱讀與學習"


    主講人是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的柯華葳教授
    整場聽下來,柯華葳老師所強調的論點是"閱讀是自學的能力"
    「如果有心想要學習,那我們自己去自修物理可不可能辦到呢?」
    這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但我想"心理層面的因素"才是影響你要不要去閱讀的一個重點
    就如同現場有些人回答:「覺得物理很難就放在旁邊不想看了」
    這不就是一個關鍵嗎?



    說的白話一點,每個人都可以靠閱讀來自學
    因為閱讀就是一個「安靜下來與作者交流」的過程
    但若是沒這個心,再怎麼逼也不會有效果
    結論就是:想讀書的人,他自然就會去讀。


    所以柯華葳老師也提出了「閱讀的能力培養源自於興趣和態度」
    我喜歡他在講義上引用的這句話
    一本書壓根不會理會到底是誰讀它,也絲毫不在乎有沒有人讀它。在閱讀的天地裡,所有的讀者,一律平等(《非普通讀者》,p.49)


    為了要增加與培養閱讀的興趣
    我認為說故事是一個最快讓人能感到有興趣閱讀的方法
    因為語言的魅力會讓單調的文字增加顏色
    有些人不喜歡讀書,是因為文字理解或是閱讀辭彙的問題
    或是讓他們先從有興趣的地方著手開始慢慢閱讀
    以上這些,柯華葳老師都有提到


    最後,老師提出幾個有趣的表格讓我們發現
    每天在閱讀過後馬上會寫心得的人分數竟然比每星期一兩次或每個月一兩次的還低!
    十分有趣是吧!所以心得不要每天寫!


    還有一點,06年PISA閱讀素養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南韓!嚇了我好一大跳,哈哈
    Korea, with 556 score points, was the highest-performing country in reading. Finland followed second with 547 points and the partner economy Hong Kong-China third with 536 points


    台灣人真的碰到閱讀測驗會先看題目再找答案耶!
    這就是深受教育體制下出來的習慣吧


    延伸閱讀:
    PISA 2006 results


    (read more...)

    殘酷天才-The Genius


    天才的背後...


    本書大意:
    伊森.穆勒正努力在殺人不見血的現代藝術領域,建立起他藝廊經紀人的名聲
    這時給他碰上了一個"一生只有一次"的大好機會!
    在紐約一處頹朽的廉價公寓裡,一位上了年紀名叫維克多.克拉克的房客失蹤了,留下一屋子可觀的畫作手稿,除了獨來獨往之外,沒有一個鄰居能提供關於克拉克的正確資料,而他的曠世鉅作就這麼深藏屋中
    坦白說,這些畫作當然不屬於伊森所有
    但他卻拍賣它們--他還為此辦了一場空前成功的展覽會
    買家為之瘋狂,評論者稱道不已,而伊森的照片也帥帥地登在《紐約時報》上
    突然間,連警察也想找他說話了,看來這個維克多.克拉克有段不足以外人道的過去
    而垂吊在穆勒藝廊裡的那些畫,與其說是藝術品,更像是謀殺案的證物...
    克拉克是個天才,還是一位兇手--或兩者皆是?
    沉浸在40年前冷酷的謀殺案調查裡,伊森將揭開一段與家族緊密相連,關於恥辱與死亡的神祕傳說!


    這本書我是在博客來每日優惠66折時買的
    其實剛出版時我就將它列在書單上,準備請媽咪幫我借
    可是等了好久,遲遲不見媽咪學校有購買此書
    剛好有一天逛到博客來在特惠,覺得是緣份就買了
    事先有上網查了一下各家觀看心得,大家對此書普遍評價頗高
    不禁更讓我期待這本書的內容!


    作者是傑西.凱勒曼(Jesse Kellerman,1978-),美國人
    出身文壇名門世家,父親強納森(Jonathan)與母親菲(Faye)都是美國知名的驚悚小說家(p.s:父親的小說系列有中譯,母親沒找到)
    兩人也分別是心理學博士與牙醫口腔醫學博士
    身為他們的長子,傑西就讀哈佛大學時主修心理學,後來又攻讀戲劇碩士
    他也以驚悚小說為切入點,於06年推出處女作《Sunstroke》,而本書是他第三本創作


    這本書光看到背後書摘就很吸引人
    什麼"畫中的五個小天使正好是40年前五個遇害男童的長相"
    聽起來就夠毛骨悚然的了
    不過看進去會發現,事實的真相往往是互相緊密結合與覆蓋


    書中的內容採用兩條線進行交錯
    一條是伊森.穆勒查案主線,另一條是穆勒家族崛起史(插曲)
    插曲雖然稱作是插曲,但其驚悚的程度不亞於主線
    我甚至花了很多的心力在看插曲(伊森那條太簡單易懂)
    這兩條若是缺少哪一方都不會好看
    插曲補足了偵探故事內容的薄弱;而偵探故事則補充了插曲描述的動機
    最後兩條線交會,成就了結局


    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手法,很特別也很有趣
    雖然偵探故事的內容很弱(比起正統推理小說真的差很多)
    可愛檢察官小珊的戲份我認為很不重要,可有可無,甚至最後兩人也沒有在一起(應該)
    我認為感情線這部分沒什麼發展,不過若是發展了,應該就挺老套的是吧(就會讓我想到丹布朗的小說)


    書裡因為主角設定的關係,有許多藝術相關知識,也諷刺著現代藝術市場與藝術

    " 對這種人來說,一幅畫不過是躋身菁英圈的昂貴門票,我始終感到萬分訝異,那些擁有財富和智慧的人--控制世界市場,經營大企業,擁有政客的耳力--在一幅畫面前,卻變成流口水的蠢蛋 "(70頁)


    " 我令那些畫成為我的作品,幻化出他始料未及的浩大,意義與價值,一如安迪.沃荷將湯廚公司的湯罐頭堆疊成巨大雕塑 "(113頁)


    至於天才畫家維克多.克拉克,好令人難過的角色
    因為他的遭遇與生活背景造就了他的後來的驚世畫作
    但書中也說了,他從小展現過人的繪畫天份
    所以就算他沒有遭遇過這些事情,相信在繪畫上也還是會有驚人的表現
    只不過不會這個瘋狂,這麼奇異


    唉我就是沒辦法抗拒這藝術歷史外加懸疑偵探解謎類型的題材
    不過跟"法蘭德斯棋盤"不同
    本書描述畫作驚人但卻沒有深入探討與表現(前者是寫得好像真的有那幅畫)
    結尾的餘韻我很喜歡!


    延伸閱讀:
    殺人藝術的背後真相:《殘酷天才》
    《殘酷天才》
    傑西.凱勒曼官網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0062
    博客來書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