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7 [演講]認知與設計

這禮拜非常特別的請到了不是「本科系」背景的蔡志浩教授來演講
蔡老師是高醫大心理系,有了這專業背景的老師來演講,讓我在開講前就興奮、期待不已。
其實我對心理學一直有興趣,但這門學問不但要有專業的知識背景(需要接觸到醫學範圍),還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練習(觀察人群),所以真要想好好研究必先下足功夫。


蔡老師主要研究領域是認知心理學,與我們強調使用者互動、人機介面這一部分有很大的關聯。
我常覺得,圖書館OPAC、資料庫這麼難用一定是因為我們沒有了解使用者的搜尋習慣 ,
可是我們自己也是「使用者」阿,為什麼會與他們有這些認知差異呢?這話題好像又繞回到之前提到的「共同知識」裡,但這的確是目前一直都有的問題。


這次的演講十分流暢,感覺得出來蔡教授是個很常做大型演講的老師
簡報做得好棒喔、有點淡淡高橋流的影子在裡面,而且老師非常清楚他每一張簡報的內容,除此之外他簡報的內容時常更新,很多他舉的例子都是當下、當天所發生的事,更讓人覺得他對於演講的用心。


我覺得這場演講讓我體會到很多平常生活中的設計都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一切都要從「洞察」開始。
洞察是藉由觀察並配合適當的知識來分析心理,所謂「缺乏知識的觀察是盲目的;缺乏觀察的知識是空洞的」
認知心理學應用最明顯的就是工業設計了,老師提到,創新有全創新與漸進式解決問題的創新,我想到那些工業設計常得獎的作品都是注意到生活用品中的一些小缺失進而改善它,每次大家都會佩服設計者的創意,殊不知這就是「洞察」的發揮,因為設計者注意到了,所以他去改善,這麼簡單的一個想法就造成很有影響力的結果。
例如

「P'sof Cake蛋糕刀」/實踐大學工業設計所吳東治

就是一個我很喜歡的產品
第一次聽到這個設計真的是對這設計者佩服得五體投地阿,他一定也是受夠切蛋糕的麻煩了
別人沒有注意到的事情而他注意到了,這就是一種創新!
所以我們在強調使用者行為的時候,是不是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小小的「創新」?
與其每次大幅度的更改介面設計,不如傾聽使用者的意見慢慢的做改善,成效一定比較大。
沒有人喜歡常常學習新的介面使用,蔡教授也提到人類的短期記憶容量是7+2,許多產品設計不良是因為使用者認為記憶負荷太大。圖書館的介面、資料庫又不是必要性的網頁,使用者還要記得怎麼去使用它還真是累人啊。


蔡教授的部落格裡有很多有趣的文章,一看之下發現有更多精采的內容 ,
像是「手機鈴聲心理學」、髮禁與心理的問題等等。
這場演講學到很多、也想到很多平常我們忽略掉的事情,改天也來觀察一下人群好了!


延伸閱讀:
Taiwan 2.0
蛋糕刀、鋼片筷 生活中找驚奇
(read more...)

week6 [演講]使用者行為研究方法101

這一次請到的是淡江的賴玲玲老師
由於主題是資訊行為,在大學時期就因為修過玲玲老師的每一堂課而有許多基礎的認識,而資訊行為的研究也讓我對LIS這領域有了興趣。但老師們說到幾點讓我思索了一下:這個學門是許多企業應用的基本方法,那使用者行為研究到底研究導向還是企業導向的學門呢?等到使用者行為研究已經變成一種common sense之後,還需要去學習它嗎?


老師提到使用者行為研究的方法有四大類:
1.介入性與非介入性(Obtrusive and Unobtrusive)
2.量化與質化(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3.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
4.民族誌(Ethnography)


老師清楚簡單的介紹了每一個研究方法,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的去實做過這些攝影、問卷、面談、訪談日誌、實驗法、焦點團體等方法,所以只是知道如何執行,並不十分清楚執行時會遇到的困難(但應該不難想像),任何研究方法都有缺點,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將缺點將到最小。其中老師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方法是:有聲式思考法(或譯:放聲思考法think aloud),但因為這個方法與美國的社會性有極大差異,所以國內幾乎很少成功,我想很愛碎碎念的人是不是可以做到?


接著老師提到了民族誌這部分,民族誌又分成幾種型式:
1.傳統民族誌-為學術導向。
2.快速民族誌(rapid ethnography/business ethnography)-為產品導向。
3.網路民族誌(Netnography)-為一種進入網路世界的田野調查。


說到這個主題就不得不提我們之前大學時期上玲玲老師的課時,就有被老師assign網路民族誌的報告,所以我們曾經實際用過民族誌這個實驗法。
當時我們各組要選擇一個科學/科技的主題(或科目)進行民族誌訪查,除了要去該科目的課程實地旁聽記錄之外,還要加入許多與這個科目有關的國內外網路社群,並藉由這份作業學到了listerv這個社群媒介。


在這份報告之中,可以親身的去發現和我們文組這麼不相關領域的人所討論的議題、關注的事務、使用介面、討論的方法、使用率、教室設計、內容等等現象的差異,也因為透過這份作業,我們才知道「原來理工科的人是這樣子。」所以印象更為深刻,平常認為「他們是怎麼樣子?」都可以透過這樣的觀察去得到答案,我認為這就是使用者行為研究的魅力所在!一開始覺得這份作業很麻煩,但做完之後現在再回頭去看就會發現很有趣。


今天因為是母校的老師來演講,所以聽起來格外親切。而且使用者行為研究是可以激發創意性的領域,所以我們都要有顆探索的心,感覺很像偵探,要敏銳的去觀察任何事物。
我想,使用者行為研究最終在意的是:觀察到了某種現象,而其後進行改善與研發。果然很符合業界的目標!

(read more...)

week5 [演講]建構描述性後設資料之理論框架

這禮拜的課程請到了同樣是台大的教授藍文欽老師演講,
而本次主題談到的是資訊組織
在聽這堂演講之前我有先去查過藍教授的資料,發現他擅長的領域範圍很有趣,上至古代先輩們歷史結晶的中國目錄學 ,下至目前科技化的資訊組織、Metadata ,可以說是非常連貫的系統架構,自古至今的資訊組織演變。


藍老師跟我們分享的內容是要我們跳脫出技術面,思索後設資料的理論、資訊組織的價值與另一面。
現在Metadata的標準何其多,很多都是應著各個機構的需求而被訂定出來,小蝶老師給我們看得課前閱讀也有提到。而訂定這些Metadata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原因與理論須要思索呢?


一開始老師舉了很多看似不相關的定理,例如經濟學的「李嘉圖恆等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但實則啟發了老師許多的思考:李嘉圖恆等定理對資訊組織或資訊檢索有無啟發作用呢?既然是恆等,所以如果館員多做一點,user是不是就可以少做一點?


我認為老師這次的演講每段投影片提到的幾段引文都讓我十分有共鳴
為什麼需要理論?老師引用了Norman Blaikie的一段話: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rovides a way of looking at the social world....can be described and explained.
因為理論幫助我們know why,not just know how,讓我們能認識它解釋它,這又讓我想到第一堂課時小蝶老師說LIS這個領域的理論不足,所以若是有足夠深根的理論,就不會只有依實務需求而發展應用面。


還引用了Jesse H. Shera的一段話:
A bibliography is a mechanical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
說明書目是一種被動式溝通,接受者想要用時才會去用,使用者有沒有用,館員根本不知道,這又讓我與老師之後提到的「共同知識」(Common Knowledge)有了聯想。館員以為使用者有這些知識,但其實沒有!就讓我想到為什麼我們的教育知識會跟實際的使用者有許多落差?就像上課同學提問的一樣,我們去書店買書的時候使用者往往會找不到自己要買書的正確分類,但店員卻很清楚,因為他們自己很明白是怎麼分的。結論就是:我們自己很懂,但他們不懂!


老師也提到Ranganathan早就提出了資訊組織的4個原則:
1.公正不帶任何色彩
2.簡約
3.符合讀者需求
4.地區變化特性(因地制宜)

還有Marcia J. Bates提出的普遍資訊檢索行為原則:
1.最小努力原則
2.以他人的資訊尋求為主
3.資訊行為受重要他人影響
乃至「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都非常值得省思。總覺得這堂課是大師級的對話,我們從這麼多學者提出的理論之中來反思,對於閱讀不夠廣不夠深的我來說,常常都是直接反應。這個禮拜的演講收穫良多,老師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理論與各種論點讓我們思考。


延伸閱讀:
《亂是一種新商機:數位行為改寫的消費習慣》


(read more...)

week4 [演講]資訊計量研究

這禮拜的課程請到了台大的黃慕萱教授來演講
主要是跟我們介紹及分享科學計量學研究(Scientometrics)。
圖資界一直有一門書目計量學(Biliometrics)的研究,應該用資訊計量學(Informatrics)來取代,範圍會比較廣。但這些也都只是名稱的問題。


老師分享了一些目前他手上的評比研究,其中最引起大家共鳴的是「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評比」,其實世界大學的評比最早是由上海交大開始進行。這說明了地球村的觀念,大家不再只是國內的競爭,而是將目光放眼世界。


上海交大於2003年做了一個「世界大學學術評比」,而泰晤士報則於2005年開始做了「世界大學評比」,不過依結果可明顯的看出,泰晤士報所做的評比顯然非常有人為因素影響。
這兩者的評比皆有其偏重方向,上海交大偏重數據統計;而泰晤士報則重同儕審查。
老師的「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評比」重視短期指標、citation還有考量規模,而且依學科分6大類評比,還利用了h指數(h index)。


本來一邊聽老師說一邊搞不太懂h指數的我,回家查了定義及詢問老師終於瞭解了。只能說計量學這一個領域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以前大學時也沒有上過類似課程,所以有時都聽得一頭霧水,不過聽完整個演講之後覺得計量學也很有意思,但我想每天要對著龐大的資料及數據統計打轉,還是有點恐怖。雖然老師有提到其實最厲害的地方是權威控制,權威檔可是很值錢的,這又不禁佩服起圖資人的專業!


老師說,他認為排名是「Quick-and-dirty」的事情,其實真的是如此,雖然殘酷,但卻是一種帳面上的證據!我們能夠從排名,馬上了解與解讀各種資訊,但排名的背後卻可能有很多因素影響。
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把尺,大概都知道什麼學校會排名在哪些位置,而當評比結果與期待有落差的時候,就會有質疑的聲浪,就像泰晤士報所發表的結果一樣。


今天的演講,收穫很多,也接觸到之前從來沒接觸過的領域,學到了新東西。
我覺得,評鑑這一回事,真是門學問,搞的每個學校競爭激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