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15 [演講]圖書資訊學教育的發展與前瞻

這次上課是最後一堂演講課,為我們這一學期的LIS課程做一個總結。
請到的是政大的楊美華教授,小蝶老師說他是個有名的才女,聽她演講之後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呢!
常常引經據典,演講開始前那個亞瑟王的故事我記得我以前有聽過。


演講的內容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L-school v.s I-school
因為這除了又呼應到剛上課時老師提到"有沒有自信"這個問題之外,還有媒介的擴大
從傳統的圖書館跳脫出來是不是一件好事?
演講過程中楊美華老師問大家認為課程要重"技術"還是"理論"?
這真是兩難的回答,當然最好的是技術與理論並重(我認為),但從各位同學們的回答來看很明顯就已經分成三群,各自都有各自的意見,以這樣的人數下去推算,就不難想像課程的安排為甚麼總是難以盡如人意。
有一次上昭珍館長的資訊組織課程時,館長跟我們提到這個問題,她說很多研究生畢業會反映所學與工作不符的狀況,很多人連採購都不太清楚怎麼運作,她還問我們說是不是要將我們的課程改為一般基礎的訓練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光沉浸在這些負面思考之中,自怨自艾是不會有幫助的
況且這樣一直反覆的辯論下去也不會完結,不如向前看,楊美華老師也提到了我們如何展望未來
1.各校做好"市場區隔",各有各的特色
2.擴大研究領域
3.以資訊為中心,廣納百川
4.傳承、落實
但目前LIS界,除了圖資背景之外,另一派就是資管資工背景的了
外國的圖資界有各種背景的人一起研究,彼此有自己的專精,所以國外的學科館員才會這麼落實
這是國內圖資界沒有辦法做到的部分,我看光是吸引別的科系來讀圖資就已經夠難的了,而且也與國情、文化十分有關係,國外非常重視圖書館,那我們呢?


最後,楊美華老師提到了「知識整形師」(Knowledge Stylist)這個名詞(我喜歡這個詞彙!)
期許我們能朝這個方向邁進!


(read more...)

week14 [Workshop]「人與資訊互動:方法與應用」專題研習營

這個禮拜一連三天我們參加了「人與資訊互動:方法與應用」專題研習營(Workshop on 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Methods and Applications),主講人是Raya Fidel教授。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參予全程英文的研習營,除了擔心自己的英文能力能不能搞懂之外,還多了一點點興奮。


Raya教授主要研究專長為資訊行為、知識組織及質性研究法,其提出的認知工作分析(CWA, Cognitive Work Analysis)研究法,在圖書資訊學領域受到相當矚目,也有多元廣泛的應用。
我們這次的Workshop分成三天三個場次,十分緊湊:
第一天(12/19)的主題是人資互動(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HII)
第二天(12/20)的主題是認知工作分析(Cognitive Work Analysis,CWA)
第三天(12/21)的主題是CWA的實證應用(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CWA)


先撇開這次的Workshop得到什麼知識不談,我發現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聽英文演講,抄的筆記也都會變成英文耶!很有趣的新發現。


第一天介紹了人資互動(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HII),小蝶老師說這是很新穎的議題,據說明年書才會出版,我們真是幸福!
Raya教授一開始便提到,收集資訊是為了做決定(information is for decision making, every step you think is making a decision.)
HII探討的領域有7大類:
1.information seeking
2.information evaluating(分為客觀判斷與主觀判斷,是一種相關性的概念,很難去說"yes"或是"no",只是不同的level)
3.information avoiding(有很多情況會想要避免知道資訊,例如健康資訊、資訊焦慮)
4.information use(是資訊尋求的outcome)
5.information representing(例如索引、摘要、tagging、clustering)
6.information filtering(例如SDI)
7.information giving(point of view on "helping")


接著說到資訊需求,人類的資訊需求都是有個目的、目標想要去達成。
中途分成好幾組進行workout,分析個案有甚麼資訊需求?資訊尋求的步驟為?資訊需求的形式?
討論的時候更能讓我們了解資訊需求各個階段所代表的意義。


最後發問問題的時候
問到HII與資訊行為這兩個領域的差異,Raya教授說,HII探討的東西比資訊行為還要廣泛,所以包含了資訊行為(HII > information behavior),而且HII關心的是"why they ask this question?"

-------------------------------------------------------------------------------------------------

第二天談到了認知工作分析(Cognitive Work Analysis,CWA)
是一種研究(描述)人類複雜的資訊行為,讓系統設計師能夠了解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CWA是一種概念式、有彈性的架構,不是一個model,可以用其他任何理論去套用。但這個理論不是用於個人,而是去評估一群人,而且是做相同事情的一群人。

一個完整的CWA圖長這個樣子:

Figure 1. The dimensions for analysis in Cognitive Work Analysis



而配合CWA研究人類複雜資訊行為的方法是Mean-End Analysis
分成五個方面,一層一層推演下來:
1.目標與限制(目標是所有的基本,限制是人為不可改變的因素)
2.首要做的事
3.功能(reach to goal)
4.過程(如何完成的過程)
5.資源(除了實體也要考慮非實體)
我們也分組應用了這個分析法做了個激烈的workout,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意見,感覺更有互動!很喜歡大家都一起參與的感覺!聽完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更釐清這個分析法我們不懂或誤解的層次在哪。

-------------------------------------------------------------------------------------------------

第三天談到了認知工作分析的實證應用
Raya教授舉了他為西雅圖政府做的「Fully Mobile City Government」計畫(簡稱mCity)。
利用一種Mobile MAXIMO當作科技,對象是下水道工程的工人、管理者,去探討他們的資訊使用行為,然後再用Mean-End Analysis去分析他們的行為。
因為經過昨天的理論介紹,所以今天套用Raya教授舉的實例就能夠聽得懂,也能夠理解。


這一連三天的Workshop讓我學了很多,不只是這個很新穎的知識,也見識到了國際化的交流(雖然排場不大),很佩服敢於表達的同學,畢竟英文的口說真的是我認為需要克服的地方,我還需要加強很多方面,期待未來還能再參與這種全程英文的研討會或是Workshop。
還有這次Workshop的主題與這學期上的資訊社會學有很多共通點,所以聽起來也比較能夠進入情況!


p.s:圖片來源於University of Washington-Center for Human-Information Interaction:CWA Portal


延伸閱讀:
CWA Portal


(read more...)

week13 [演講]新世代圖書館建築

這個禮拜非常高興能夠聽到圖書館建築的相關演講,老實說剛開學的時候就期待到現在了!
大學四年來除了修圖書館管理的時候有提過一些圖書館建築方面的資訊,好像只有台大圖資有專門開設「圖書館建築」這門課,實在是這個領域有建築背景的人太少了。
今天老師請到了印記聯合建築事務所李磊哲執行長來跟我們分享圖書館建築的例子。


執行長一開始便提到,新世代的圖書館設計理念是以「 人」為出發的中心思想,不再只是借還書的地方,由單獨安靜的學習環境擴展為「共同學習」的空間,鼓勵互動與對話,因為社交建構了知識(knowledge is socially constructed),且空間需要有「穿透性」,呈現流動又連續的空間體觀。


之後執行長舉了6個實際的例子,讓我們能更清楚的知道圖書館建築規劃的過程,不管從需求溝通、發想、創意、利用空間、動線規劃、載量分析、家具配置、顏色搭配、發揚原有優勢等等,每一步驟都需要精密的計算與規劃。
大家常說,想要害死一個人就讓他去讀建築系,哈哈哈。每次看到建築系的同學3-4天沒睡覺都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教育之下,他們看事情的觀點與我們真的差很多。


建築設計的原則基本上就是要「創造空間」(這是我的想法),怎麼樣利用固定的坪數創造出寬敞的感覺是一個很大的重點,就像我蠻喜歡看的一個日本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日本的頂尖建築專家們能夠將原本住宅進行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改造,你不得不佩服他們能夠如此有效的利用與規劃空間,而且,建築更也是一種美學的體現,除了是能夠遮風避雨的空間之外,好不好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看完執行長舉的幾個案例,我一直很想要問:「圖書館建築走向地標,是否已是個趨勢?」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外國圖書館,都已經把圖書館蓋得越來越不像圖書館了,反而是一種很「地標性」的新穎建築物,不單是內部空間的革新,外觀也是很大的改變!(執行長舉的台藝大圖書館也是很新穎的建築)
這樣新穎的建築是非常會吸引讀者上門的關鍵之一,所以圖書館建築該走出以前「就是放書地方」的框架,多一點富特色的設計感,讓人有想要待在裡面的感覺!


之前大學時有做過南京圖書館的介紹
→ 獨特的“凹”形建築體現了南京古城的新時代氣息,成為當地的新地標!中空部分5層是整個圖書館的大廳


至於外國圖書館就更不用說了,越蓋越漂亮,突然想到之前法國總理密特朗砸下大錢改建的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又稱密特朗國家圖書館
→ 直接設計成打開的書,成為超級有特色的新地標


台灣能夠做到嗎?
我聽過一句話說:每一棟建築都是那個建築師的孩子,建築師都該以他的孩子為傲,呵呵。


延伸閱讀:
南京圖書館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謝寶煖老師 圖書館建築blogger


(read more...)

week12 [研討會]09年CALISE獎助論文研討會

這一次我們參加了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舉辦的獎助論文研討會,在國圖簡報室展開。
其實上午的場次主題很有趣,可是因為時間的關係大部分人只參加了下午的場次。
聽了小蝶老師演講「英文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得到很多經驗談。


我一直覺得寫論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怕的是「根本不知道要寫什麼」
連一個主題都沒有該要怎麼開始?老師一開始先引用Michael Farady的話:
There are three necessary steps in useful research; the first to begin it, the second to end it and the third to publish it.
凡事必定要有個開頭,沒有開始,根本就是白搭。我覺得我現在就卡在"begin it"的地方。


接著老師又引用Daft,R.L的《Learning the craft of organizational research》文章,來說明寫作的技巧:
1.做研究不可以no surprise
2.做研究是說一個故事(storytelling)
3.設計一個研究要小而深(像寫詩不是寫小說)
4.做研究是活的(不是線性思考說我現在只能照順序寫到第幾章)
5.研究的一開始都是common sense
6.要先有過一手經驗(firsthand)
7.研究要有帶來新知識、貢獻與價值


接著老師又舉出各種形式的文章須要注意的地方,我們現在應該就要是朝著poster或conference paper努力吧。而在寫作之前,先想好你要傳達什麼訊息?有什麼新的貢獻?如何說服別人?
一開始寫作可以用列點式的方法把想到什麼事都記下來,之後在慢慢組織出文章。
writing真的是需要累積的,我認為寫blog會是一個發現文筆有沒有越來越精進的一個好方法。
因為我回頭在看我以前blog寫讀書心得的內容,跟後來寫的就有很大差別,組架構織會變得比較好一點。所以寫作真的是一門需要慢慢練習的功夫。


聽到連老師在投稿的過程中也是有挫折,但寫論文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耗費極大腦力的事啊!還是很可怕!
雖然現在我沒有想到要做什麼相關的研究,但是知道了大概的寫作架構之後好像有比較「解構一番」的感覺了,隨時注意生活中的事情,可能就會找到我想要研究的東西了吧?


之後又聽了三位得獎同學的得獎口是論文,發現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也必須說服別人你的研究。最重要的是tell WHY!
(read more...)

week11 [演講]A Review of LIS

此次演講題目的全名是:「A Review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 by temporal evolution」,因為礙於標題字數限制所以我擅自更改過,先在此特別補充說明。


而這堂課請到的演講者是淡大兼任教授的陳亞寧老師,因為我之前沒有選過陳亞寧老師的課 ,所以對他的演講是十分期待。
老師這此演講算是一個概括性的overview,首先從圖書館自動化的演進開始,再來講到數位典藏(IR)、不同機構與計畫的metadata應用,最後提到一點點web2.0與未來發展。


陳亞寧老師在演講的過程中,不時有提到本週weekly reading的內容,確實幫助我解惑不少。
還有在metadata這一個部份講解的特別仔細,雖然就像小蝶老師所說,我們大學四年之後,被問到「什麼是metadata?」好像也只會回應「data about data」。
metadata要描述三個層次,分別是內容、結構與關係,因為不同的機構會使用不同的metadata,很明顯的像是博物館界、檔案界與圖書館使用的就不一樣,而不統一用DC(Dublin Core)的原因是因為它太簡單了,無法完整的描述學術的脈絡,所以各機構就開始發展符合自己使用的metadata。
不同的數位典藏計畫要使用的metadata需要依據四項因子來決定:1.Domain 2.Data 3.Community 4.Function,其中影響最大的關鍵是Domain。


數位典藏算是一個基本的趨勢了,現在哪個機構沒有數位典藏好像就有點落伍的感覺,但問題是典藏了之後呢?下一步該怎麼做?不是把資料全部數位化丟上去就可以了,需要進行保存與維護,這時候Digital Preservation的議題就出現了。


最近我對Digital Preservation這個問題特別在意,因為上個禮拜家裡電腦無預警壞掉,所有存在電腦裡的資料一夕之間全部消失,這種心痛真不是普通可以說明的,我很後悔沒有適時的做保存與備份,多年的資料與心血就這樣付之一炬,經過這件事之後,我就特別小心翼翼的將僅剩的資料全部保存於各個不同的位置,感覺好像有點得了「害怕資料毀損症候群」,現在太依賴數位化就是會有這種下場,真的好可怕啊。
當然真正的Digital Preservation可絕不是單純的只是「另外存個備份」這麼簡單,陳亞寧老師說到,做這件事情所需要的背景十分複雜,要有數位典藏所有相關知識、IT架構的所有先備知識最後還要有檔案管理的知識才行。不過回歸到原點,就是要prevent permanent loss。


這堂演講讓我們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吸收了數位化與數位典藏的基本大觀,收穫良多。而且老師說,雖然現在我們看到有發展出很多套標準,但在眾多的metadata中選一個有興趣的來專研就可以了,不需要全部都研究,因為大致上基本的架構都會是差不多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