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14 [演講]老東西,心感動:故宮數位行銷經驗談

今天很榮幸的能夠請到故宮資深經理郭振武先生來演講,說到故宮的行銷真的十分厲害,身為國家級的博物院,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品牌與文化品牌,而他們在數位時代中,也運用了很多的技術將作品一一數位化,產生了他們數位典藏的價值核心「圖像資料庫」。


一開始講者就十分直接的問大家最近有沒有去逛故宮?
我才突然想起已有好一陣子沒有去故宮看展覽了,而且我也沒有注意5/18是博物館日,那天參觀不用錢耶!下次得把握這個機會去故宮!


故宮的三個鎮館之寶,不可不知統稱為火鍋的白菜(翠玉白菜)、東坡肉(肉形石)及鍋子(毛公鼎)。
但其實故宮目前的品牌形象行銷的如此成功,絕不是只有靠這三寶的力量。
郭振武先生提到,故宮的創新價值為:數位故宮(典藏、標準化)→創意行銷→創意設計基地
能成為他們後續數位應用的圖像資料庫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他們的品牌元素。
而且郭振武先生在講解數位典藏的時候還特別跟我們分享一個小技巧,就是要先「數位打樣」,這樣才可以降低失真率(通常30%會失真)


接著提到了故宮U計劃,運用了在圖書館界火了很久的RFID與無線網路技術,他們目前規劃RFID將用在文物底片庫、出版品文庫與基金商品,除此之外未來也將大規模的運用在院內的商店中。聽到這裡我十分的興奮與期待,RFID用在博物館讓我很想實際的去用看看(當然是只能用商店的吧)。


之後郭振武先生也不負眾望的給我們欣賞了很多故宮拍的形象宣傳短片,其實我在大學時以都有幸的欣賞過,尤其十分火紅的「國寶總動員」更是看了三次,不過我還是很喜歡故宮在形象短片傳達出那種古董與現代技術的融合,有別於西方藝術的輝煌宏偉,中國藝術的含蓄與精緻透過影片清雅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順帶一提,有看過「國寶總動員」的都知道,影片結尾跑字幕的地方還有一大段精心特製的「NG」鏡頭喔,下次如果有機會再欣賞,千萬不要錯過了喔!


故宮的行銷成果有目共睹,除了因為身為國家級單位所以較有預算去執行之外,其背後的創意頭腦也十分厲害,而且故宮的行銷不只有老掉牙的紀念品商店,還跨足了電影、廣告、美食等,未來故宮還有什麼創意行銷讓我十分期待。
而老師問到故宮是否有意踏入SNS,郭振武先生非常明確的說不要,其實我個人也覺得這種國家級品牌形象的代表,千萬不要走進SNS,因為我認為那種「應該要具備的權威」會因為踏入群眾對話與討論的過程中消失。所以並不是因為這個時代所趨大家都要投入SNS,還是要先評估自己的品牌與內容適不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p.s:上網搜尋「故宮三寶」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家說的「故宮三寶」都不太一樣喔!哪一個才是對的呢?結論不會是,故宮每個都是寶....


(read more...)

week13 [演講]數位內容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

原本的演講題目是英文「Identify research ar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for digital content」,只是標題部分寫一大串不太好看,於是選擇中文翻譯的標題。
講者邀請到的是美國密蘇里大學圖書資訊學教授的陳信良教授(SLIS, Indiana University),他的演講方式很特別,會一直問我們問題,希望透過互動思考來達到學習目的。


這次的演講用的是學界的角度來探討數位內容,所以很明顯的一定會牽扯到數位典藏。相較於之前講者多以實務工作經驗分享,這次的內容較偏向研究型態。


發展數位內容要注意的特點為:
1.察覺並知道內容(讓人了解在這裡會得到甚麼東西,例如第一次去百貨東司會看floor map)
2.創造、設計內容(在這當中就要保護智慧財產權)
3.取用、發現內容(這就是圖書館與搜尋引擎的工作)
4.共享、分享內容
5.管理與保存(載體的變遷、格式不一致)


除此之外,發展數位內容還需要先定義其相關成員(stakehlolders)與目標,所謂相關人員可能牽扯很多人,例如:最上游的設計師、工程師,再來到行銷人員、贊助者、下游的使用對象、管理者,最後還有法律人員等等。
由此可知,一個數位內容的產生,在整個流程中參與的人力是如此龐大,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數位學習教材、數位典藏也都是經過這些步驟而產生的,不過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常被人詬病,也容易有問題的即是智慧財產權問題,所以陳信良老師在跟我們討論stakehlolders時特別提到法律人員。


使用者在享受這些數位內容時,可能會在意的是:
1.human natural interface(例如:floor map, web map)
2.real time(例如:download檔會有時間提示)
3.dinamic created content
4.互通率
5.內容保護
6.content-drive services
7.互動性
以上這些因素都會互相影響,使用者的體驗也會有所不同。


最後,陳信良老師提到,從事數位內容行銷工作,首要考量為評估什麼樣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是合適的,要怎麼收錢?要不要收錢?如何跟別人合作?
我想最常見的就是目前很多報社面臨這種問題,電子報應該是收費的嗎?
這場演講收穫良多,比較起之前幾場多是業界人士發聲,這一次是用學界的角度看待數位內容行銷,感覺很不一樣!


(read more...)

week12 [演講]顛覆傳統行銷經驗 in 2010

這一個禮拜請到的講者是我錯過的知世網路行銷經理周允玉小姐,
知世網路是一家十分有名的數位媒體行銷公司,周允玉小姐在演講的時候也提到了很多他們公司接的case當作案例,所以今天講者要從一個企業的角度來為我們介紹目前當紅的社群行銷。
原本的演說名稱是「顛覆傳統行銷經驗 in 2010:社群媒體如何影響數位行銷」,由於版面長度因素,所以把附標題拿掉,特別在此補充說明。


講者一開始先跟我們說,現在的網路社群變動速度實在太快,她上禮拜才準備好的投影片,這禮拜又變了。充分的反映出web2.0是個以人為本,不斷改進的網路新環境。
而社群,其實是網路的本質,無法抵擋這種浪潮發生,是因為網路本身就承載著超越時間、空間的連接關係。


目前的市場行銷策略應該是採取「listening first,sale second」的步驟,不能像傳統的銷售模式一樣,把顧客當傻子強迫推銷。
常常聽到老師與講者說到,要傾聽顧客的想法,要真正了解使用者的需求,這些內容與思考模式都是現在最當紅的。數位行銷模式內容也配合了這些概念,加入了網路的原素,進化成:Media(connected)+Always on(frequence)+Many 2 Many(expanded)


開始使用社群行銷前要先思考的重點是:「你要透過這個平台完成什麼事?要傳達什麼?」
講者極力的勸告我們,如果沒有深思熟慮與規劃,千萬不要一腳就踏進社群行銷,因為進去容易出去難啊。
進行的步驟為:
step1了解平台與其特性
step2了解你得目的
step3定義策略、工具與行銷方式


對企業而言,就是把消費者當友誼來經營:
1.要創造共同的生活記事
2.影響>控制(最有利的影響來自客觀的言論)
3.培養、找出有力的社群領袖(登高一呼)
4.回饋本質檢視(你本身到底有沒有內容?)


踏入了社群行銷之後,網路的言論一輩子都會跟著你,所以要開心胸好好看待客戶的抱怨,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抱怨是真的,那你還要感謝他免費幫你找出問題呢!
我之前看的一本書《Google會怎麼做?》也是提到很多這種利用社群力量的觀念,甚至作者還說他能出版這本書也都是社群力量的幫助(他將文章發表在blog上,每天有好幾千位網友給主意)。
所以這種力量若是好好使用與經營,一定會有很大的助益。


今天這場演講聽到了業界實際在執行社群行銷時遇到的情況與成果,感覺獲益良多,美式行銷總是讓國內行銷人欽佩,有別於日式的「小貼心,小感動」,美式行銷手美走的是誇張與聳動。兩者都有可取之處,但不能忘記行銷只是宣傳的手法,本身的內容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延伸閱讀:
《Google會怎麼做?》



(read more...)

week11 [演講]口碑行銷: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口碑

這次演講邀請的是Yahoo!資深行銷經理李全興先生來演講,目前他負責的部分是無名小站及Yahoo!部落格,之前則是負責Yahoo!拍賣,看來今天一定能夠分享我們許多實務上的經驗。


講者提到,以往影響力掌握在媒體手上;現在影響力來自社群。
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很多記者的資訊來源都來自網路上的網民,目前也提到「全民皆記者」這個概念
最快速得到消息已經不是記者媒體了,更甚者很多網民的資訊直接會被記者媒體引用,
也就是所謂「資訊的掌握度」在全民手上。


這跟web2.0時代來臨有很大的關係,社群的發展讓人人皆可在網路上彼此聯繫、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串連意見。
所以,如何成功的經營社群,運用社群的力量是目前一個很重要的行銷課題。
講者將經營社群的人分成六個特性,你為什麼會使用社群?
分別表達出來的特徵為:表現、分享、創作、互動、溝通、在乎人氣
其實我覺得,當你只要把日記心得放在網路上,其實已經有某種程度上希望有人會看,這種心態應該是這個世代一種特色吧,網路素人被炒得越來越多,相信只要有才華總有遇見伯樂的一天,「爆紅」成了每天都會聽到的詞彙,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覺得web2.0的力量很恐怖。


而社群有三種關係模式:
1.集合體模式:例如有共同興趣的人、某品牌的愛好者
2.網狀體社群:例如人脈網絡(Facebook是個明顯的例子)
3.輪幅體社群:例如名人的粉絲

之後利用社群來行銷,需注意其行銷4T:
1.Topic-品牌定位/產品與服務
2.Talker-網路人氣/人脈經營
3.Tools-社群平台(blog+微網誌+SNS平台)
4.Taking Part-積極互動+主動出擊


接著講者跟我們分享了需多案例,如7-11(眾所皆知統一集團對行銷這一方面可說是能手)
目前還是多會利用既有的互動式平台,如blog,就是要增加顧客的信任度,讓顧客了解你,才會選擇你。
而blog的調性也分了5種類型:諮詢型、專家型、橋樑型、觀測站型、交誼廳型。
首先要先定義你的blog主要型態,但不必受限於單一調性,可以適當的分配比例,才不會略顯單調。


最後講者說了我很贊同一個理念:新舊思維的交替「你活我活」取代了「你死我活」
除了行銷者本身自己要有認知之外,如何說服報持舊有觀念的在上位者,也是一門課題。
今天的演講非常精彩,除了學到很多業界的觀念之外,如何實際操作也受益良多。
講者也提到,「傾聽與溝通」是與客戶互動最重要的方法。

(read more...)

week10 [演講]服務體驗工程使用者洞察研究

今天很高興聽到資策會創新服務應用研究所的黃宣龍先生為我們演講,
聽了他的演講,我彷彿又感受到上學期高醫心理系的教授蔡志浩老師的影子,
尤其蔡志浩老師演講的主題是「認知與設計」,跟今天的題目非常相似。
所以整場演講聽下來,兩人有一樣的地方,黃宣龍先生也有講解的更深入的地方。


服務體驗工程(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SEE)我想可能是工業設計類的系所會開設的課程之一。企業會希望「透過深入了解使用者的生活,發掘產品與服務的需求」,這也是行銷企劃的切入點,行銷就是要貼近使用者,發現使用著的需求,並進一步跟他們「交朋友」。


黃宣龍先生一開始就說了,他問:「顧客的需求是思考出來的嗎?」
i don't think so
沒有實際去觀察、體會,是無法真正達到發現需求的目標。
今天演講中的關鍵字就是「觀察」,整個操作的過程都是需要透過觀察得知結果。
而我們身處專業領域久了之後,思考模式已與常人不同,這時就產生了「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例如許多系統被使用者抱怨很難使用,但工程師卻不以為然,這就是兩者之間有了認知上的斷層與差異。


在進行使用者洞察之前,需要先了解使用者為什麼常會說不清自己的需求,而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當局者迷- 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2.妥協的使用者- 常常就會覺得算了
3.使用者會自己找替代方案- 會自己發現怎麼解決遇到的問題
4.這個人根本不是真正的「使用者」- 他根本不會使用這個產品

反之開發者聽不懂需求的情況也可能發生,有以下2種原因:
1.同理心斷層
2.互動方式錯誤
與其問使用者有什麼需求,不如觀察使用者怎麼使用這些東西,也就是從現象發現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包含情境、使用情況。


而使用者洞察的要點有以下5個:
1.找到正確的使用者
2.著重行為與理由而非意見
3.聽其言,觀其行
4.掌握脈絡的力量(情境脈絡)
5.除了理性分析,還要感性體會
在觀察的過程中,館查者本身會經過實際的考察而產生變化,因為你真的親自去參與了。


最後,黃宣龍先生提到了使用者洞察的方法與工具
1.訪談(Interview):脈絡沉浸→ show me→ 打破砂鍋(要用how,when來問問題)。
2.影片觀察法:如,賣場研究法(Envirosell)-實體/log檔-虛擬。
3.日記法(A day in the life):例如NOKIA的Jan Chipchase做過的實驗-"everything i touch, take a photo"。
4.行為考古(Behavior Archeology):透過使用者留下來的物品去推論他們之前做了甚麼事。
5.媒體掃描(Media Sweep):快速瀏覽標語及訊息,其背後都會有原因。
6.隨身物研究(Personal inventory & wallet mapping)
7.同理心工具(Empathy tools):透過模擬工具或其他身外的工具來了解特定人的需求,如孕婦或小孩。


這場演講收穫良多,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就像送禮物一樣,你了解使用者嗎?你是否送的就是那種安全行的禮物?
了解和觀察使用者的需求,這整個過程都要非常的花心思,我想細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發現了問題,然後去解決,比平白設計一個新東西更讓人容易接受,觀察者要隨時保持好奇的眼光去發掘問題。
這些信念是目前的創意者可以隨時keep in mind的東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