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15 [演講]出版業面對的數位衝擊

這次演講人請到的是如雷貫耳,未聞人來先觀其文的貓頭鷹出版社社長,老貓先生
其實我在大學時就已從邱炯友老師那裡聽過他的大名,知道他也是出版界的一號人物。


今天老貓要跟我們講的主題是我目前在上數位出版時常常討論的議題,傳統的出版業要如何因應數位時代的趨勢?我很期待他的演講能讓我有一些答案,或是以實際出版上的角度來探討他們的轉變與看法,畢竟學術界的討論與現實的業界應該都會有些不同。


一開始老貓就用阿凡達電影中的潘朵拉星球作為引子,描述了人類與潘朵拉星人之間的轉換,就好像傳統出版業與數位科技衝擊下的轉型出版業。
他提到,一個穩定的出版社定義是每年要固定出版4種(本)書以上,這樣才顯示的出誠意,而這樣的數字我們聽起來好像覺得不會很多,但其實很多出版社都只是曇花一現,出版了一兩本書之後就關門大吉了。
新書的出版量在數據調查中顯示,於2005-2006年達到最高峰,之後就連年下降,其中的原因我想包括很多,只不過老貓並沒有跟我們細細說明。


接著他用一連串的問題導向型式開始了演講,首先,「出版史3000年演進的中,消滅的是甚麼?沒有消滅的是甚麼?」據他的說法他認為消滅的是載體,永恆不變的是內容。
接續著這個主軸,提到了工具的轉換是否影響到了使用蔗的功能需求?例如紙本英漢字典vs.電子辭典
其實使用者想要找資料的需求沒有變,只是用另一種更有效的方式去滿足了。


現在Google跟Yahoo!的線上字典被大家廣泛的使用,那他們也算是出版社嗎?出版社要視他們為競爭對手嗎?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我都想到圖書館的例子,「Google books是圖書館的敵人嗎?」之類的。我的大學老師就說了,有這樣的心態是錯誤的,不能用取代的心去想這種問題,而是如果對方比你強大,跟他合作就好了!
出版社的情況也是一樣,發展出「合作」的關係就能夠生存下來,如同之前Yahoo!資深經理李全興先生的演講中提到「你活我活」將取代「你死我活」。


最後講者的總結是,出版社面臨時代的演進,必須要「重新定義自己」。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但卻有點空泛的一句話,因為老貓並沒有說明「如何重新定義」。總之聽完這場演講,發現結束了才是演講的開始,很多問題必須要提出來討論才會得到結果,可惜我在當下實在無法理出雜亂的思緒,只震驚了一下,「嗄,結束了嗎?」這種念頭充滿我心。
直到整理完演講心得才發現想問的問題還蠻多的,例如上面有寫到,出版量在2006年後急遽下降的原因是甚麼?還有大學出版社對於數位化的衝擊與業界出版社有甚麼不同?
即使如此,還是聽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搭配我這學期正在修的數位出版課程,更有相得益彰的感受。


延伸閱讀:
老貓的blog:「內容推進實驗室」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