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上課是最後一堂演講課,為我們這一學期的LIS課程做一個總結。
請到的是政大的楊美華教授,小蝶老師說他是個有名的才女,聽她演講之後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呢!
常常引經據典,演講開始前那個亞瑟王的故事我記得我以前有聽過。
演講的內容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L-school v.s I-school
因為這除了又呼應到剛上課時老師提到"有沒有自信"這個問題之外,還有媒介的擴大
從傳統的圖書館跳脫出來是不是一件好事?
演講過程中楊美華老師問大家認為課程要重"技術"還是"理論"?
這真是兩難的回答,當然最好的是技術與理論並重(我認為),但從各位同學們的回答來看很明顯就已經分成三群,各自都有各自的意見,以這樣的人數下去推算,就不難想像課程的安排為甚麼總是難以盡如人意。
有一次上昭珍館長的資訊組織課程時,館長跟我們提到這個問題,她說很多研究生畢業會反映所學與工作不符的狀況,很多人連採購都不太清楚怎麼運作,她還問我們說是不是要將我們的課程改為一般基礎的訓練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光沉浸在這些負面思考之中,自怨自艾是不會有幫助的
況且這樣一直反覆的辯論下去也不會完結,不如向前看,楊美華老師也提到了我們如何展望未來
1.各校做好"市場區隔",各有各的特色
2.擴大研究領域
3.以資訊為中心,廣納百川
4.傳承、落實
但目前LIS界,除了圖資背景之外,另一派就是資管資工背景的了
外國的圖資界有各種背景的人一起研究,彼此有自己的專精,所以國外的學科館員才會這麼落實
這是國內圖資界沒有辦法做到的部分,我看光是吸引別的科系來讀圖資就已經夠難的了,而且也與國情、文化十分有關係,國外非常重視圖書館,那我們呢?
最後,楊美華老師提到了「知識整形師」(Knowledge Stylist)這個名詞(我喜歡這個詞彙!)
期許我們能朝這個方向邁進!


0 意見:
張貼留言